1、媒体称,USB 3.0的传输速度是4.8Gbps,是USB 2.0的十倍。没错,是G级的,但这是位(bit),而不是字节(蚱澄堆别Byte)。就像你拉一条4Mbps的网线,实际下载速度只能达到512KB/S一样。因为8位=1字节,即4.8Gbps=600MB/S,这还是理论值 600MB/S,确实挺快的。但要达到这个速度,必须突破这两个瓶颈:主板接口、存储介质。你兴冲冲跑到电脑城,买了个USB 3.0的移动硬盘回来试,发现还是USB 2.0的速度,这瓶颈很可能出在主板接口上。USB 3.0的主板,尽管各路厂商都有推出,但由于英特尔目前并未在其芯片组中集成USB 3.0的主控制器,所以USB 3.0的主板尚未普及,也比较贵。你现在看到的所谓USB 3.0的主板,都是过渡产品,大多是通过第三方USB 3.0主控芯片来桥接出两个蓝色的USB 3.0接口。PS:如果你的台式机主板没USB 3.0接口,但仍有空闲的PCI-E插槽,你只需买张PCI-E转USB 3.0的转接卡即可;笔记本的话,买张PCMCIA转USB 3.0的扩展卡(USB 3.0 ExpressCard)就行。这种卡卖70块左右,用到的还是那颗D720200F1。

4、USB 3.0读卡器,类似于优盘的主控 + FLASH,只是这个FLASH以“外挂”的形式存在。实际传输速度更多地取决于存锈橡馐淞储卡本身,不同的存储卡,速度差别很大。市面上常见的,都是写速度只有几MB到十几MB的卡。 抛开瓶颈问题不谈,USB 3.0接口的传输速率还要看所传文件的大小和数量,这和USB 2.0是一样的。同样是100M的资料,传输单文件比几百个零碎文件会快不少。不管怎么说,USB 3.0是一种趋势,它为更快的文件传输提供了可能,虽然目前存在各种速度瓶颈。USB 3.0的理论界面速率是5Gbps,但是,它采用了8/10b的编码方式,将8位的数据编码成10位来发送。所以,USB 3.0的理论数据传输速率是5Gbps/10=500MB/s。USB 2.0则没有采用8/10b的编码方式,因此,480Mbps的理论界面速率可以全部用来传输数据,即USB 2.0的理论数据传输速率是480Mbps/8=60MB/s。USB 3.0的传输速率比USB 2.0增长了500/60=8.3倍,而不是10倍。
5、 USB 3.0强化的供电不能不提。同样是2.5英寸,也同样是5V的供电电压,但移动硬盘对电流的要求有高有低。USB 2.0端口的最大电流供应能力仅有500mA,在无外接电源时,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耗电较高的移动硬盘不能工作的情况,即使勉强能工作,损坏硬盘的情况也不少见。有时把移动硬盘接到背板的USB 2.0接口能用,但接到前置的USB 2.0接口可能就无法工作了(因为线材不良压降较大)。USB 3.0提升了电源输出能力,每个端口最高提升到了900mA,合输出功率4.5W,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移动硬盘的需要。 不管怎么说,usb3.0的数据传输速度方面相比usb2.0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,随着USB3.0的逐渐流行,未来USB3.0将逐渐取代目前的USB2.0,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详细了解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