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 清明前后钓鱼,属于暮春钓鱼,也该注意到春钓的一些注意事项,特别是:跟着水温走

6、首先,要将本地区五天波动平均气温值同所钓对象鱼的适温范围比较,如鲫鱼15℃~28℃食欲旺盛,5℃~15℃和30℃以上欠佳,4℃以下基本上不进食。由于气候决定气温,气温影响水温,水温的升降比气温滞后,且当日最高水温低于最高气温,所以,在气温5℃~18℃上下钓鲫鱼是可行的,而钓鲤鱼则要等最低水温上升到8℃以上才能见效;如果钓喜高温不耐低温的草、鲢、鳙等鱼种,则要等到仲春以后水温进一步升高才会有更多的鱼获量。上面说的情况是指湖、库、河、溪等自然水域。如果在鱼儿密度大的养殖场钓,水温再低一点也会有鱼上钩。
7、其次,由于晴天和阴雨天日夜温差不同,不同水情(深、浅、大、小、静、流、有草与无草)接受阳光辐射程度不同,水温回升时间有差距,春钓跟着水温走,必须选择水温回升快的钓场和钓位,才能立竿见影。通常浅水、静水、小水面的钓场比深水、流水、大水面的钓场水温回升早1~2个节气(即半月至一个月左右);同一钓场阳岸比阴岸水温高,故阳岸频频上鱼时,阴岸的鱼漂往往如板上钉钉;尤其是有水草和阳光的浅滩,水温回升快,水生昆虫随之滋生,鱼类趋温、趋氧、趋食而至,故钓草滩是最佳选择。由于春天水温不高,溶氧量不足的矛盾不突出,无风时或避风处水温稍高,避风钓往往比迎风钓效果好;如果找到了有泉眼和水下暖流的地方作钓点,常能获得意外的收获。上述种种都是春钓跟着水温走的好去处,有选择地施钓,必然心想事成。

14、 第四,我国农历把立春之日作为春季的开始,但是,这时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温度还达不到气候学的入春标准,乍暖还寒,常有北方冷空气袭击,气温起伏不定。春钓跟着水温走最好采取寒前我钓,寒后我缓,寒大我躲,寒退我上的“游击战”,即寒潮到来前不收竿,充分利用气温偏高,鱼类食欲旺盛的机会,力争多钓,寒潮入境后气温水温下降,鱼儿不适应,上钩率低,要等天气好转后再出钓;寒潮大或时间长,则要耐心等待,躲过寒峰再出钓;寒潮退后天气好转,气温回升时要及时“重返前线”,这样的灵活机动战术,常常能以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物耗换来最佳效果,不会劳而无功。手竿、细线、小钩、香饵打窝,荤饵挂钩或商品饵诱钓结合,侧重钓鲫鱼,后期随着水温上升,适当调整钓组和用饵,采取钓深钓远,底浮兼顾,适应大鱼的需要,以及避开气压低缺氧天气或运用钓边、钓浮、钓活水、换饵料和搅动水体等办法,以动制静,缓解缺氧矛盾,促使鱼儿就范等等,都是春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。
15、 具体到清明前后钓鱼时,我们还要注意些:

20、钓竿:硬调,长7、8米
21、钓线:粗细一般0.15到0.2毫米左右,线长一般1米左右
22、钓钩:一般钓鲫鱼钩,不用坠石
23、钓饵:红蚯蚓,从中间穿钩
24、二、钓法
25、寻踪:听鱼拱草觅食发出的嚓嚓声响;看水草晃动判断鱼情
26、下钩:轻轻将钩子递向鱼拱草处,让蚯蚓下沉到水草下10厘米左右
27、逗鱼:轻轻地上、下提动钓竿,如果下钩时惊动了鱼,可用嘴模仿发出叭叭声,起留住鱼的作用
28、等鱼咬钩:发现鱼不再拱草时,停止逗鱼,让风线搭在水草上;;如果1、2分钟鱼还没有吞钩,也没看到鱼拱草,则鱼已走,可另选目标
29、起竿获鱼:当鱼吞钩后搭在水草上的一部分可见向水草下移去,可以判断为吞钩,应及时抬竿

37、5米的矶钓杆,50米的0.8,串钩4号4--5个(自己的绑主线和子线的比例的分开)家里带一苹果掏空放红虫(方便红虫的放置)
38、使红虫有苹果的香味。
39、便于挂钩:选择向阳避风处,将杆甩出20---30米水深-3米+处。将杆线收紧放置钓位左右前方,杆梢略弯可既可等杆梢突然间颤动1下1条,两下两条,3下的时候扬杆,收线必中3条鱼鱼鱼啊!大家可以一试!但只适合春冬钓鲫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