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规律作息: 孩子每天睡觉、玩耍、吃饭的时间都需要是固定的。有规律的生活能确保孩子的安全感,也是建立规则的基础。孩子在这样规律的生活里,才能渐渐理解规则的意义。

3、其实,这种做法也是“纸墙”的一种。父母发脾气,多是自己内心不可控,害怕孩子不听话而用强势的外表掩盖。

5、等孩子好点了,再以和善的态度接纳孩子。在不伤害亲子关系的前提下,规范孩子的行为。

7、孩子去别人家做客,吵闹着要回家,为了“控制局面”,先哄住孩子,平时只能一天一粒的糖,又多给了孩子几粒。这样变化无常的规则没有任何意义。

9、高速上,再着急也不走应急车道,孩子就知道那是生命通道,我们不能违规;手边有垃圾,附近没有垃圾桶就装进书包里带回家再扔,孩子就知道要保护环境;上车第一件事就系好安全带,孩子就知道自己也要坐在安全座椅才安全。
